開放企業永續資料庫 - 工人智慧補完計畫 - 202312

一、專案源起

透明足跡(Thaubing Foorprint)是台灣的環境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一個工作小組,我們透過推動環境資料的透明公開,將企業的污染排放與環境違規紀錄攤開檢視,並從中找出政府環境治理的不足,開啟民間與企業、政府的三方對話。以資料為基礎強化環境治理,並將公開的環境資料彙整於「透明足跡」網站,讓全民共同參與環境的監督。

在2021年,因應全球推動 ESG、永續轉型、綠色金融的浪潮,為了實際檢視企業是否真的朝向永續的目標發展,我們擴大資料庫的收集範圍,納入企業ESG永續報告書中的資料,並且串接政府端的開放資料,建置成「ESG檢測儀」網站。此項專案的目標是讓企業資料能夠更簡便地被查詢,並且透過詳盡完整的企業檔案夾,掌握企業在永續轉型的努力,促進企業邁向環境永續的「正向競逐」。

The "Thaubing(Transparent) Footprint" project is a working group of the 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an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in Taiwan. Through advocating for transparent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data, we unfold and examine corporate pollution emissions and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violations. We aim to identify shortcomings in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itiating a tripartite dialogue among the public, businesses, and the government. Using data as a foundation, we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compile publicly available environmental data on the "Thaubing(Transparent) Footprint" website, encouraging widesprea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2021, in response to the global wave of promoting ESG,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 and green finance, and to genuinely assess whether companies are progressing towards sustainable goals, we expanded the scope of our database collection. We incorporated data from corporate ESG sustainability reports and integrated government open data to create the "ESG Detector" websi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facilitate easier access to corporate data, and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pany profil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ir efforts in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foster a "positive competition" among companies, encouraging them to move toward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二、主要參與成員

三、本次提案要解決的問題

氣候風險已在全球造成衝擊,臺灣雖已宣示淨零轉型,但企業實際的執行成效,仍缺乏廣泛、公開、結構化的資料集,以致於難以進行整體分析,也拉高了促進轉型的成本;另一方面,大眾對企業永續報告書的印象多是隱惡揚善、報喜不報憂;我們認為,永續報告書,是企業對外溝通的重要管道,我們應該要求企業,如實揭露資訊,避免報告書成為企業漂綠的工具。

使用同一套標準,依據不同產業,驗證企業的永續報告書,是我們的目標,但在過程中,會碰到以下問題:

  1. 缺乏完整的公開資料
    1. 以碳排放量為例,環保署公開的資料是年排放量達 25,000 噸以上的公司,僅 83 家企業。金管會今年開始公開上市櫃公司部分 ESG 資料,因此上市櫃公司範疇一、二的碳排資料有揭露,但有些碳排大戶像長春石化並非上市櫃企業,則不在金管會的資料中。且環保署管制的碳排放邊界與金管會的管制邊界不一致,使得兩個單位的公開資料也不盡相同。
    2. 光要確實掌握企業的碳排放資料就非常困難。其餘像工安事故資料則沒出現在任何政府公開資料中。
  2. 缺乏統一彙整的資料集
    1. 有公開的資料散落在政府各部會。例如空氣污染、環保違規記錄的資料在環保署;但用水量卻是在金管會;職災事故資料在勞動部。
  3. 缺乏結構化的公開資料
    1. 大多數的 ESG 相關指標都沒有在政府公開的資料集內,必須在企業自行發佈的永續報告書中查找,但報告書缺乏統一格式,程式無法直接讀取各指標的數值,不同企業使用的數據單位、詮釋方式,也或有差異,需要人工判讀,增加全面性分析企業 ESG 表現的成本。
  4. 現有的作法?
    1. 培訓讀得懂 CSR 報告書的工人,逐年度、公司,逐本 CSR 報告書進行判讀、校對
    2. 需要支出的工資與時間成本,會隨著要納入的年份、公司數,成指數成長
    3. 缺點:耗時、耗力、耗資源

四、專案目標